撰稿/阮韞澈,繪圖/蕭伊彣
編輯/景澤創意團隊,2024.02
赤腹游蛇(Sinonatrix annularis)為臺灣第二級保育類的珍稀蛇種,其腹部及身側呈橘紅色,因此得名「赤腹」;背部上半為棕黑色,搭配黑色環紋,身體看似具一半的黑色斑紋,特別鮮明,也稱「半紋蛇」。赤腹游蛇喜愛棲息於低海拔、長年蓄水的淡水濕地,例如:埤塘、水田等環境,以蝌蚪、蛙類和魚類為食,每年春季進行交配,夏末至秋季產卵,屬於胎生的半水棲蛇類。
|活潑可愛的蛇類游泳高手
赤腹游蛇不具毒性,以擅長游泳和潛水而聞名,尤其喜愛在水域環境捕捉獵物是蛇類中游泳高手喔!但當牠們的棲地縮小或劣化,就容易減少族群數量。然而,由於赤腹游蛇位於食物鏈較高位置,當棲地縮小或受到環境惡化的影響時,牠們的族群數量很容易受到影響而減少。
其實赤腹游蛇過去在臺灣是很常見的蛇類,日治時期曾有危害養殖魚塭的相關報告,現今卻成為稀有保育類蛇種之一。那是為什麼呢?
|從恐懼到保育:赤腹游蛇的生存危機
為了保護赤腹游蛇,近年來,政府提出並實施一系列的保育行動,例如:農業部林保署在去年通過「赤腹游蛇生態服務給付示範計畫(註)」,針對具備赤腹游蛇生存條件的農地給付友善獎勵金,藉此鼓勵農民參與臺灣珍稀物種的保育,擴大適合赤腹游蛇棲息的水域環境。
除了政策的施行與現有棲地開發的審慎討論,破除民眾對蛇類的迷思、培養正確的生態保育觀念也相當重要。蛇類在生態系統中身為高階消費者,能夠於大自然或農田中捕食控制危害作物的低階消費者,讓環境達成生態平衡,是人類的好朋友。
|保護濕地,守護赤腹游蛇與生態平衡
為了保護赤腹游蛇,近年來,政府提出並實施一系列的保育行動,例如:農業部林保署在去年通過「赤腹游蛇生態服務給付示範計畫(註)」,針對具備赤腹游蛇生存條件的農地給付友善獎勵金,藉此鼓勵農民參與臺灣珍稀物種的保育,擴大適合赤腹游蛇棲息的水域環境。
除了政策的施行與現有棲地開發的審慎討論,破除民眾對蛇類的迷思、培養正確的生態保育觀念也相當重要。蛇類在生態系統中身為高階消費者,能夠於大自然或農田中捕食控制危害作物的低階消費者,讓環境達成生態平衡,是人類的好朋友。
赤腹游蛇族群的棲息地目前僅剩桃園龍潭和臺北市陽明山,然而,桃園龍潭近期規劃的科學園區三期擴建案,可能導致赤腹游蛇再次面臨生存危機。人類的過度開發正不斷侵害赤腹游蛇的家園和活動範圍,如何制定審慎評估與配套完善的開發工程,在文明演進的同時維持生物多樣性和棲地保護,是當代社會重要的課題。
註:指把生態效益轉化為貨幣,給付生態服務薪水給符合條件的友善生產者與在地居民,作為他們代全民良善管理土地,維護重要公益價值的報酬,標的分為「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兩大類別,自二〇二一年元旦上路實施。
|資料來源
農業部林保署,2023。赤腹游蛇生態服務給付示範計畫。
杜銘章,2019。蛇類大驚奇:55個驚奇主題&55種臺灣蛇類圖鑑。
環境資訊中心,2023。終極搶救 力挽龍科三期生態衝擊 埤塘裡的動植物要搬去哪? https://e-info.org.tw/node/238122
毛俊傑,環境資訊中心,2008。淡水濕地的變化指標 赤腹游蛇。https://e-info.org.tw/node/3925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