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莊淯琛
走進斯文整宅三期,很難不相信建築是有生命力的。眼前大大小小的空間都被經營成可用之處,細探這些蔓生的空間,各個細細堆疊了數不清的情感與故事。鐵皮、木板與管線,支撐的不只是安身立命的物理空間,也是共織而成的城市之夢。
半生所居半層樓
斯文整宅三期裡的夾層小閣樓。
林阿嬤住在整宅三期的一樓,家中切隔成客廳、廚房與鋪木地板房三個空間。在鋪木地板房裡,有座延伸到天花板的垂直樓梯,穿過頭頂上的方型黑洞,通往夾層的小閣樓。
林阿嬤的兒子林大哥比劃著記憶裡空間分配:「客廳放一張公媽桌,吃飯都在廚房。大人睡樓下,四個小孩睡閣樓。閣樓隔成四間,兩間還可以租給單身漢。」算起來每個隔間不過是一個成人足夠躺臥的大小, 阿嬤補充道:「嘿啊,以前一間一百箍。」她停頓了一下,說道:「攏艱苦人咧住的。」
林阿嬤老家在彰化,二十三歲結婚之後,跟著丈夫來台北討生活。一家人原先住在艋舺,民國六十一年搬進斯文整宅三期。林大哥談到從小睡到大的閣樓,說那是用坪林的好杉木建成的,語氣裡盡是驕傲。「我搬走之前都有拍照,以後要跟子孫說我睡在半層樓的房間」,他雀躍說著。
轉角一隅小攤販
轉角右側的小空間已將鐵門拉上,過去是李阿姨養活一家人的攤位。
李阿姨是雲林東勢人,她二十三歲那年跟著媽媽來台北找工作,結婚後住進斯文整宅三期。生完大女兒,又懷上二兒子之後,同住在整宅的丈人擔心他們一家四口吃不飽,於是花了四萬元買下位於整宅一樓轉角的違建攤位,讓李阿姨經營小吃生意。孩子長大成人後,李阿姨也放下經營多年的冰果室、米粉湯生意。拉開靛藍色的鐵捲門,小空間裡乾淨整齊,膝蓋不好的李阿姨偶爾在爬上樓回家前,停留於此稍作休息。
回憶起三十多年前養活一家人的小攤販,李阿姨說:「阮頭家用枋仔自己按呢釘,彼時陣沒這鐵門。」後來鄰居又幫她擴建了小閣樓,從垂直樓梯往上爬去,是忙碌之餘休息的隱藏小空間。攤販所需的水電則是接上大樓的公用水電表,當時管委會裡負責修理水電的鄰居,熱心地幫她接好管線,每個月再交錢補貼公用。談起負責收錢的鄰居,她大力地稱讚:「彼个人足實在,我足信任伊。」
坐在昔日的攤販裡,李阿姨說道:「我足知足啦,這邊會使予我做生意、過日子,予我這樣生存,就有夠了。」她說得輕描淡寫,卻像是懷著感慨,向那段時光道別。
斯文整宅三期,堆疊了數不清的情感、故事與臺北夢。
建築的生命力,就是在這些故事裡逐漸長成的。這些在整宅角落蹦現的小空間,其實在數十年的時間裡支撐著家計,串聯著人與人之間的照顧與互助關係。在管線的牽連、日常瑣碎的互動與交換之間,溫熱的情感彷彿成為建築物竄流的血液。
對林阿嬤口中的這些「艱苦人」而言,說到底,不過都是為了日子,為了在都市中創造一塊生存之地。那天林大哥看著自家門前貼上點交完成的封條。他望著膠帶封住鐵門,眼神靜默而悠長。他必定也是在心裡慎重告別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