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莊淯琛
1960年代,戰後政經發展帶來都市人口增長,成為台北市亟待解決的問題。1965年之後,市政府開始大量集中興建整建住宅。位於大同區,鄰近大橋頭捷運站的斯文里一、二、三期整宅,便在這樣的脈絡中誕生。
整宅在當時是政府安置拆遷戶,加速完成都市計畫的重要環節。在斯文整宅興建之前,因為日治時期的屠宰場、家畜市場,以及垃圾焚化廠等地區發展,周圍有著「豬屠口」與「垃圾嶺」等地方記憶。這裡也成為提供中南部移民工作機會的安身之處,其中更有大批雲林人相互牽引、落腳於此。
然而,建成近五十年的斯文整宅空間侷促、環境窳陋,近年來成為台北市政府公辦都更的目標場址。其中斯文整宅三期更在今年二月核定公告,即將在五月拆除,居民陸續搬離。
隨之遷徙的信仰
認識 林大哥(化名)的那天他正忙著搬家,客廳裡除了幾尊神明與香爐安放在角落桌上,其他雜物與紙箱散落一地。搬家工人陸續將大型家具一一搬出,林大哥的母親坐在房間門口打包衣物,他則一邊指揮著搬家工人,一邊將地上雜物揀選裝箱。同鄉的鄰居莊大哥在門口踱步,殷切關心著打包進度。
他們都是雲林四湖人。林媽媽年輕時北上討生活,在斯文整宅買了第一間房子,生活在此將近五十年。神桌上的關聖帝君、媽祖、土地公與三太子等神像,都是當時從雲林老家請上來的,那天也看好時辰要請到中繼的家。
如同這裡大多數的一樓住戶,林大哥家門口搭建的鐵皮屋延伸到整宅中庭。這座鐵皮屋比起客廳還要寬闊,可以看見瓦斯爐、瓦斯桶、櫥櫃、流理臺、曬衣架等設施,作為廚房與曬衣場使用。鐵皮屋簷下高掛四盞紅黃相間的紙燈籠,上頭工整的書法字寫著「合家平安」、「財源廣進」。
林大哥同時也是鄰近宮廟的爐主,這座位於斯文整宅一期的廟宇,祭拜著1960年代自雲林台西分香的王爺。在斯文里與揚雅里一帶還可以發現十多處像這樣的信仰據點。連結著家鄉的社會關係,刻劃著他們的遷徙軌跡與生命故事,隱藏在老舊的社區裡。
與老家道別
張大哥(化名)與太太、女兒一家三口住在斯文整宅六樓。他說自己是雲林縣四湖人,但其實他在斯文整宅出生成長,明年就要四十歲了。同住在整宅的鄰居也大多住了三、四十年,看著他長大,和建築一起變老。
他的阿嬤在年輕時移居台北討生活,以清潔工作為業,原先在昌吉路一帶自搭平房居住,斯文整宅落成後,被分配進環保局安排在五樓的宿舍。張大哥的阿嬤在這裡養大七個兒女,並如同這裡大多數的住戶一般,從五樓向上擴建到六樓。
整宅六樓四處蔓生著由鐵皮、木板或水泥拼湊而成的加蓋房舍,要在空間侷促的整宅裡養家,向上加蓋是五樓居民們的不二選擇。阿嬤過世之後宿舍被收回,張大哥結婚成家後仍然定居在六樓。 從事肉品業的他凌晨上工,其他時間就在家裡照顧女兒。對於沒有房屋所有權的張大哥而言,這次必須無法回頭地放棄他生長了四十年的家。
在斯文整宅侷促而破敗的走道裡,一扇扇門後都藏著數十年的故事,鑲嵌在豬屠口和垃圾嶺的地方發展之中。在日復一日的生活裡,居民的原鄉連帶、親屬連帶,與整宅裡的社會生活早已開展成一張密不可分的人際網絡,環環相扣在地方生活的各個面向。
家戶漸漸清空,居民們像紛飛的雁重新尋找安身之處。這些社會網絡與人地關係,是都市生活最真實的一面,也是都市興衰中必須被記錄的一頁。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