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景澤創意

【臺北城.時光旅】旋轉十三度的北門 臺北城的風水軸線

已更新:2020年6月5日

北門為清代臺北府城所遺留下來的城門古蹟,有著136年的歷史。當時,北門為臺北城內通往大稻埕的交通要道,繁華一時。經歷超過百年的時代遞移與政權變遷,北門兩度瀕臨被拆毀,卻奇蹟似地在社會民間爭取之下以原貌保存了下來。如今,北門周圍重新整建為北門廣場,被賦予西區門戶的核心位置,光彩重現。讓我們穿越時光,回到臺北城的一頁記憶,認識這座滄桑卻仍鮮活的城門。


從捷運站循著北門指標踏上廣闊的道路交叉口,從博愛路相機街走向通往臺北車站的路底,從三重越過淡水河到臺北車站的行路間,都會看到這座靜謐不顯眼,卻令人無法忽視的磚紅鐵灰色建築,北門。


清代建城  強化北臺灣防禦

臺北府城北門,承恩門,國家一級古蹟,為臺北府城原貌保留至今的瑰寶。北門位於忠孝西路、延平南路、博愛路、延平南路與中華路交叉口。北門的身世刻鏤著 136年的歷史,回到誕生源起,那是尚未建城、商業興起、正待繁華的清代臺北。


清康熙對臺北採取不築城政策。移民拓墾時期,因淡水河貿易航運之便,艋舺與大稻埕成為兩大繁榮河港,開啟了臺北地區發展的濫觴。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使清廷決定興建臺北府,強化北臺灣的軍事防禦,促成了臺北建城。


臺北府城,是清代在臺灣最晚興建的城池。臺北城的選址位置,定於艋舺與大稻埕間的荒莽沼澤田野間。臺北城於清光緒8年(西元1882年)開始動工,至光緒10年(西元1884年)竣工。城牆總周長1506丈,為矩形城池,共開五個城門,分別為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北門(承恩門)。

城門旋轉13度  七星山當靠山

城廓的原本規劃為城內街區子午線為軸,正南正北為走向;而負責建城的臺灣兵備道劉璈依據堪輿風水理論,認為臺北城「後無祖山可憑,一路空虛,相書屬五兇。」於是更改城基方向, 將整座城廓順時鐘旋轉13度,使臺北城的軸線轉向東北方的七星山,作為靠山。


這個旋轉,讓臺北城門城牆與城內街區街道產生了13度的斜交夾角,成為臺北城市軸線的風水地景特色。


清代臺北城的城市軸線,顯示了潛藏的兩個人文意義,一是「禮制軸線」,一是「風水軸線」。所謂禮制軸線,是指當時從北端臺北府署前的府前街(今重慶南路),延伸至南端文廟(今北一女)與武廟(今司法大廈)間的文武廟街,形成南北中軸線,這條中軸線及南北向街道皆以北極星作為正北方位,形成南北向與東西向的棋盤式道路。臺北城為清代城池中唯一採用矩形平面者,可彰顯「四正方位」的禮制。


「風水軸線」則是指臺北城池正對七星山的城市軸線,從北門城門門道南望博愛路(清代北門街)與延平南路(日治時期開闢街道),可見到兩路並不平行:博愛路原為出入北門的南北向街道,延平南路則與西側城牆方向一致,街道與城牆斜交之現象,為臺北城市軸線的風水地景特色。


而七星山海拔1120公尺,是臺北盆地北端最高峰,也是現今臺北市的第一高峰,山勢雍容峻偉,守護城池之地位不言而喻。如今許多台灣遊客、登山客、甚至國際觀光客以登頂七星山為榮,指標性意義無可取代。七星山頂有著三百六十度的全幅展望,可瞭望大臺北城鎮與淡水河阡陌縱橫,無論日換星移,一直守望著臺北城。


封閉式碉堡  往來大稻埕門戶

北門自此背倚七星山,西側臨近淡水河,為連接城內與大稻埕的主要通道。這座外觀渾厚、線條流暢的城門樓,為封閉式碉堡設計,屋頂、牆面及台座完全合為一體,二方一圓的外壁窗洞,具有監視作用,易守難攻。城牆的石材來自於內湖大直北勢湖一帶的安山岩。為了防禦火炮,北門的牆體由磚塊與石條砌成,內部有兩層牆壁,構造堅固。屋架為中國傳統式木構架,雕飾簡潔;屋頂採用單簷歇山式,燕尾起翹,整體看起來,柔和與剛硬渾然融為一體。門額題字「承恩門」,意為承受皇恩。當時先興築城門,再築城牆,牆外挖掘了壕溝,作為護城河。


承恩門不僅是通往大稻埕地區的重要門戶,也是清廷官員進入臺北城的通道,因此當時設有迎接官員的「接官亭」。城門北側增建一道方形的外廓,俗稱「甕城」,上有題著「巖疆鎖鑰」的橫額。日治時期拆除了城牆、接官亭、甕城,及西門,而「巖疆鎖鑰」橫額幾經流落異地,直到1998年,才重回北門園區安穩置放。


歷經一百三十多年,北門在時代變遷、政權遞移、及數次都市規劃中,奇蹟似地保存了原貌。它孤獨挺立於繁華現代都會中心,石砌碉堡堅硬如昔,門樓上那二方一圓的窗洞,彷彿歷史的一雙深邃眼睛和無聲的嘴,凝望著時光,等待說出快被遺忘的古今臺北事。


北門是臺北的無價瑰寶,作為珍貴的國家一級古蹟,作為見證臺北城構建與發展的歷史城門,從認識北門、走入北門、珍惜北門,到由此深入瞭解臺北縱橫百年的城市發展與史貌變遷,重新形塑關於城市、生活、與社會的認知與記憶感受,北門的存在有著太多豐富質地。

 

延伸閱讀

3,301 次查看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