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景澤創意

【極危動物】黑白使者—黑嘴鷗

5、6月當我們在臺灣的酷夏汗如雨下,位於北方的黑嘴鷗正值繁殖季。等到冬季,牠們才一路向南。只是這幾年台灣等到的,卻是數量變少的消息。

頭部夏黑冬白

黑嘴鷗在冬天及夏天會穿上不一樣的羽毛,冬天時的顏色像是跟隨寒冷天氣的灰白冷靜,頭部及腹部大部分是白色,翅膀灰灰,頭旁及翅膀上有些許黑斑。

到了夏季,牠們便精心打扮換上繁殖羽,頭部的烏黑亮麗對比身體灰白,也襯托著白皙眼眶與烏溜眼珠,看起來個性鮮明、俐落有型,且雌雄都是如此。

牠們還有著一雙纖細紅色的腿,在泥灘、沼澤地看來特別明顯。

大老遠飛過東亞海岸

每到5、6月,黑嘴鷗就會在海灣、灘地、沼澤等地繁殖,然後到有鹼蓬草的地方築巢,鹼蓬草是一種長在鹽鹼土質的植物,黑嘴鷗會撿拾乾枯的鹼蓬草做巢,並把巢築在地上,一步一步孕育下一代。

黑嘴鷗是東亞獨有的物種,從繁殖期位於中國的遼寧、山東、河北、江蘇,而後飛往中國東部沿海及臺灣西部沿海地帶,有時牠們也會飛到日本、越南,度過寒冷的冬天。而位於中國的鹽城國家珍禽自然保護區、遼寧盤錦雙台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更是重要的繁殖地。

9月至隔年2月,部分的黑嘴鷗就會抵達臺灣,賞鳥人士於是帶著大砲相機,在彰化、雲林等西部沿岸如漢寶濕地,欣賞牠們的美麗身影。

縮小的棲地

只是這些從遠方來的貴客,在這20年來數量下降的很快,2000年臺灣還紀錄到700-1400隻,到2016年竟只剩約百隻。因此在臺灣,黑嘴鷗已經被列為極危動物,也是Ⅱ級保育類動物,在國際上,則在IUCN列為易危等級。

量變少了,跟棲息地的破壞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繁殖地的開發變多,比如鹽城國家珍禽自然保護區在1992年-2007年挖了池塘,就讓鹼蓬草消失了不少,而開發也造成棲地破碎、水位上漲,讓牠們的巢被水沖掉,再加上外來種互花米草的侵入取代了鹼蓬草,都讓黑嘴鷗遭受生存威脅。  

在臺灣繼續關注黑嘴鷗吧

在臺灣的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作為黑嘴鷗度冬中繼站選擇之一,臺灣也是候鳥的家,我們可以關注常有黑嘴鷗出沒的濕地,是否正面臨變遷。我們也可以參與公民科學計畫,多多賞鳥、培養自己的觀察之眼、調查紀錄,多了解、認識、關心黑嘴鷗及其他冬候鳥。

 

參考資料

 

關於【極危動物】系列 — — 臺灣極危五大脊椎動物

有許多動物正面臨滅絕的危機,讓我們看看牠們、想想牠們的處境,進而在生活中選出一個良善相處的方式吧!

臺灣極危五大脊椎動物們來自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與林務局發表的「紅皮書名錄」,這名錄讓我們更了解牠們生存受威脅的狀況,而五大類群包含陸域哺乳類、鳥類、陸域爬行類、兩生類、淡水魚類,共評估617種,其中極危的動物就有15種!

1,357 次查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