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社區參與藝術行動

以藝術共創凝聚居民地方意識,展現當地自然環境與文化特色。

社區參與

藝術共創

環境藝術

地景藝術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透過藝術介入空間,讓藝術更貼近環境與常民生活。以「社區參與藝術行動」,邀請藝術家與在地居民共同參與,以藝術凝聚起地方意識,共同思考環境永續的可能,展現出桃園獨特的自然地景與人文風貌,實踐村落藝文的核心精神。
本計畫位於平鎮雙連坡地區及中壢大崙地區兩個展區,以「社區參與」、「在地特色」、「環境永續」、「循環經濟」為主軸。兩件作品皆以桃園獨特的水文地景作為出發點,導入在地環境議題。也因地方紡織產業興盛,以舊布舊衣做為主要作品媒材,展現循環再利用的可能性。
大崙展區由康雅筑藝術家與大崙國小、大崙國中共創作品—「滴入看不見的河」。使用紡織工業中的廢棄邊材與衣物,將織物的色彩化作水滴與水流意象,試圖將水資源汙染的問題帶出,透過看似浪漫的色彩與造型,思考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河川,水之內與水之外,並回視我們身上所穿的衣物在生活中的價值,以及衍生的環境議題。
雙連坡展區由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師生與平鎮區高連社區發展協會、高雙里、雙連里等社區夥伴共創作品—「漣圈」。漣圈指的是因水波所產生的圈,希望透過此作品串聯起與地方的連結,探討人與人、人與土地間的關係美學。作品以陂塘與稻田地景作為背景,映襯著地方之美。透過數次的藝術共創工作坊,合力編織起屬於地方的回憶,更展現雙連坡的在地特色與活力。

 

|計畫特色|

1.探討在地脈絡與居民生活的關係。

2.以藝術共創行動凝聚在地共識且回應在地議題。

3.創造人與人以藝術為媒介而產生的交流過程。

4.透過藝術共創成果呈現,持續引動社區延續藝術品與平台能量。

|背景|
桃園地景藝術節,主要以桃園市內的特殊地景作為活動藝術品的展出空間,透過藝術介入空間,讓藝術更貼近環境與常民生活,並推廣在地獨特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風貌。2020年以「構築城市」為主題,以中壢大崙、平鎮雙連坡作為展區,從城市未來、自然地景與循環經濟出發,探討都會與鄉村、土地及建築的關係。
桃園一直以來皆為多元族群的聚集地,從過去移民開墾到現今,集結了各種文化。透過串聯地方社群,在地居民共同參與,並凝聚地方意識,一同思考環境永續循環的可能。並藉由「藝術」的媒介,在創作過程中發現在地議題,展現出當地自然環境與文化特色,以實踐村落藝文的核心精神,展現地方的價值與魅力。

|操作策略|
桃園地景藝術節,主要以桃園市內的特殊地景作為活動藝術品的展出空間,透過藝術介入空間,讓藝術更貼近環境與常民生活,並推廣在地獨特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風貌。2020年以「構築城市」為主題,以中壢大崙、平鎮雙連坡作為展區,從城市未來、自然地景與循環經濟出發,探討都會與鄉村、土地及建築的關係。
桃園一直以來皆為多元族群的聚集地,從過去移民開墾到現今,集結了各種文化。透過串聯地方社群,在地居民共同參與,並凝聚地方意識,一同思考環境永續循環的可能。並藉由「藝術」的媒介,在創作過程中發現在地議題,展現出當地自然環境與文化特色,以實踐村落藝文的核心精神,展現地方的價值與魅力。

地理、人文、產業背景資料收集
地理方面,埤塘為桃園水文的一大特色,透過爬梳埤塘與聚落開發的關係,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納入環境議題與文化脈絡。而人文產業方面,桃園為台灣重要紡織工業用地,台灣紡織的發展過程,也猶如土地聚落的發展般,早期住民的遷徙由道路、水文延伸,最後編織成網、聚集成面,慢慢擴張成現在所見到的紋理,更樹立了多元族群文化樣貌。期盼透過解構桃園地方地理與人文特色,深化作品創作與地景的連結。

環境教育課程
透過環境教育課程,讓大崙國小與國中的同學透過闖關了解水的循環機制,並認識桃園埤塘的今昔變化,再透過實際踏查校園周邊,以古地圖比對水路的變化。循序漸進讓同學更認識桃園在地的埤塘水文,並將此連結後續藝術創作的脈絡。

藝術共創工作坊

為串聯地方的社群與資源,凝聚居民的地方意識。藝術家以藝術創作做為媒介,與在地居民的共同參與創作,將人與人、人與地串聯在一起,維繫更深厚的情感。並藉此發現在地議題、思考環境永續循環的可能,並展現出當地的環境之美與文化特色。

|成果說明|

作品一:【滴入看不見的河Dripping into the Invisible River】
藝術家:康雅筑
參與社區:桃園市中壢區大崙國民小學、桃園市立大崙國民中學。
緊鄰大崙國小的崇德路過去曾是月桃溪,為貫穿桃園多個區域的老街溪支流,如今部分河段的溪水已被道路加蓋,成了看不見的地景。當城市快速發展、日常生活用水、染整廠的廢水若非法排放入溪流,會污染附近的水質土地導致環境問題,使得溪水的顏色出現深紫黑色或如彩虹般的色彩,這樣的現象經常出現在有紡織業的城市與國家。
溪水在經過流動與雨水的沖刷最終進入大海,當彩虹河水消逝的同時,這些色彩也因為自然與生態循環,從許多不同管道進入我們的生活與身體,進入飲用水、食物、空氣等等。
此作品與大崙國小和大崙國中的師生共同合作,從認識環境與水資源生態議題,藉由使用回收紡織工業中的廢棄邊材與衣物,將織物的色彩化作水滴與水流意象,試圖將水資源汙染的問題帶出,透過看似浪漫的色彩與造型,提問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河川,水之內與水之外,正視與漠視之間一線之隔的差異,進而回視我們身上所穿的衣物與織品在生活中的價值,以及其衍伸的議題。

作品二:【漣圈】

藝術家: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參與社區:桃園市平鎮區高連社區發展協會、桃園市平鎮區雙連里辦公處、桃園市平鎮區高雙里辦公處。
「漣圈」是因水波所產生連結的圈(關係),探討的是人與人、人與土地間的關係美學。陂塘是桃園台地美麗的人文地景,體現了聚落、水田和陂塘三者的共生關係,而「漣圈」所在的環境一石門大圳過嶺支渠步道周邊,稻田和陂塘環繞著紅磚合院,黃與綠的自然地景中點綴著些許紅塵人間。
希望觀者在散步道中行走,視覺能被「漣圈」垂直面的開口引導看見陂塘地景美麗的共生關係,同時也把陂塘過去、現在和未來連結起來。而元智藝設系的學生和高連社區的居民,也能透過共同創作「漣圈」而產生新的連結,進一步再連繫起人與土地的關係。

 

Bac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