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板橋區湳仔溝鐵馬驛站布展案
展覽
抽水站
湳仔溝
環境教育
氣候變遷
排水系統
|關鍵結果|
由於近年都市化加速了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淹水及污染也成為板橋區居民生活中面臨的大問題。為了讓居民得以重新認識城市與河流之間的關係,在展區內設計了湳仔溝地區的水地圖及淺顯易懂的互動裝置,透過遊戲認識城市排水系統及抽水站在其中扮演的調節功能。
|背景|
板橋區湳仔溝抽水站內高灘地工程管理處旁的「湳仔溝鐵馬驛站」,為民眾來訪大漢溪右岸時的休憩據點,考量到驛站之地理位置,除休憩功能外,希望能兼具文化及知識學習之教育功能,提供民眾優質、舒適與知性之河濱休憩空間。此案子需規劃含濕地、自行車及抽水站內容的輪展,並製作相關的互動式設施。
|現況分析|
展覽區域的牆面貼了延續側邊水岸導覽故事的底圖,牆上除了有自行車主題的裝置外,前方也擺放了一些閒置設備, 現場燈光較暗,且需留設兩處出入口,觀看動線及整體風格混亂。
|操作策略|
為了串聯週遭環域特色及三次輪展主題,展覽論述透過減緩及調適兩大應對方式,作為面對因都市發展而產生的氣候變遷及極端氣候面臨的污染及水患問題。展覽分為四大區塊,分別為週邊地圖、遊戲互動、主題輪展及留言互動區。各區分別對應不同的主題,並透過互動式設計增加議題趣味性,以便有效推廣湳仔溝之建設成果。
|階段性說明|
為了讓參觀者更好地理解減緩與調適的作用,在互動遊戲中以球模擬下雨的情境,透過生活中常見的排水設施調節,如增設或減少濕地面積、透水地面、公園綠地及抽水站等設施,以達到排水效果,減低水患發生的可能性。若調節不當,球會在底部堆積即發生水患;調適設備越多,雨水被攔截吸收則不會在城市淤積。
遊戲臺的測試初期,經過1:10與1:1的模型製作後仍有許多結構及多媒體技術需要克服的難題。設計期間與多媒體設計師和木工師傅多次討論——測試——修改後,最終才成功解決了每個細節的問題順利運作。
|設計成果|
-
執行時間:2020年1月-2020年7月
-
執行團隊:
策劃執行/ 景澤創意有限公司
總策展人/ 吳思儒
展覽文案/ 李佳倩
視覺統籌/ 林文倩
空間設計/ 吳欣駿
插畫設計/ 蕭伊彣
多媒體設計/ 陳彥甫、林冠儀
硬體建置工程/ 奧得國際整合有限公司